当前位置:首页>艺术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实现青年化的三个前置条件

    发布时间: 2023年01月17日 09:50:55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浏览:209次

    青年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有三个重要的前置条件:专业化、敬意和诚意、当代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与精华所在,青年文化则是由青年自主创造并受青年人喜爱的一种文化类型。近几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故宫、上海博物馆等多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河南卫视以及B站(哔哩哔哩网站)等机构,都推出了一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年化阐释见长的现象级产品。2022年12月26日至2023年1月6日,中国青年报社更是在全媒体平台推出“陪你慢慢变好·迎春到”跨年联播,12天,13场直播,观看量5000万余次,碎片化传播及话题阅读量等全网总曝光量超13亿。这些创新案例,无疑为“两个结合”的年轻化、当代化、时尚化积累了鲜活经验。

    传统与新潮:文化的一体两面

    青年文化往往具有探索性,追求个性化,呈现出暂时性、变化性和另类性,比如一度深受追捧的“盲盒文化”“潮鞋文化”等。传统文化则隽永但冷峻,似乎拒人于千里之外。不过,优秀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历经沧桑而不衰,恰在于其本身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迭代更新,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的核心是意义的创造、交往、理解和解释,传统文化要传承下来,必须获得当代性的意义,必须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须获得青年一代的认同和传播。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昆曲要摆脱深锁在博物馆库房的命运,就需要青春版《牡丹亭》在剧本、演员、舞美和整体风格等方面的创新,就需要“园林版”《牡丹亭》借用声光电和真实场景交集后进行沉浸式演绎。《国家宝藏》等系列综艺节目,用VR、高清影像等新媒介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再娓娓道来这些精美的传统器物的前世今生。这类不断创新的表达形式,既是当代的,也是青年的,不仅褪去了传统文化的尘埃和暮气,而且使其魅力再度焕新。

    青年文化灵动多变,需要从各种文化资源池中汲取养分来生成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恰能非常有效地增加青年文化的宽度和厚度。近年来,诸多青年文化产品通过拼贴、挪用、重构、再生等方式不断向传统文化借用素材、人物、手法和意义,构筑出独特的文化风景,比如B站UP主(上传者)“浑元Rysn”用唢呐演绎二次元歌曲,“钟也棠”在脱口秀、Rap(说唱)中融入古人的故事和形象等,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传统文化青春化的审美趣味。

    传统的,可以是新潮的;新潮的,也可以是传统的。这是优秀传统文化和青年文化两者传承和发展的内在需要驱动的。

    传统文化“新潮化”的前置条件

    青年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通过对B站获得高点赞、高评价的作品的分析,我们发现有三个重要的前置条件:专业化、敬意和诚意、当代性。

    文化符号的借鉴相对容易,文化精神的演绎则需要专业素质过硬、文化领悟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且跨界,又熟谙当代创新传播方式的创作者来完成。这种专业性在复兴民族乐器、古风舞蹈、地方戏曲等传统文化领域尤为重要。比如,UP主“碰碰彭碰彭”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在法国深造四年,经常身着汉服在法国街头用古筝弹奏中外名曲和流行音乐,因此收获许多粉丝;B站《上元千灯会》的评分高达9.9分,其背后是中央民族乐团驻团作曲家、国家一级演员、导演等专业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媒介内容日趋娱乐化、过于盲目追求社会热点和屈从平台流量逻辑的当下,许多青年创作者以工匠般的敬业、专注、热爱的精神致敬传统文化就更显可贵了。比如,手工类UP主“才疏学浅的才浅”花20万元在15天里用500克黄金敲打数万锤,纯手工复刻出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半张脸”黄金面具。很多这类传承传统文化的视频作品都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尽管创作者们的更新频率并不高,但每一条视频一旦上传后就都获得了极高的点赞、投币和收藏数量,在B站必看榜单上“青史留名”。

    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既要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要义,也要与当代新技术“接合”而获得新生。《繁华唱遍》是B站2019年拜年祭晚会上由虚拟歌姬乐正绫演绎的一支古风MV,其二次元+古风的视频画面、虚拟人声诠释的昆曲唱腔,给B站的年轻受众带来了全新视听享受,也令公众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而深深折服。B站的弹幕创造了互动式观看体验,“愿你唱遍梨园繁华,回首依旧笑靥如花”不断刷屏,引发青年群体对于复兴传统戏曲的热情与共鸣。音乐合成技术、视频画面设计、媒介互动技术等当代审美和技术的发展,都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青年文化与传统文化“接合”的内驱力

    随着优秀传统文化日渐复兴,春节、元宵、中秋等特定节日的仪式感越来越强,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日益得到多样化、青年化阐释。

    优秀传统文化是青年文化再生产的优质资源池,但需要将深厚的、抽象的、专业的内容进行重新编码和转译,以青年更容易理解、接受和共情的形式与内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像河南卫视2021年春晚和“奇妙游系列”,将5G、AR技术构建的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相融,将历史文化以前卫、时尚的方法呈现出来,契合了青年人的新潮文化,又激励了青年的文化自信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其他诸如共青团中央发起的“中国华服日”活动等成功个案,不仅打开了公众观看传统文化的新视野,让我们触摸到了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文化自信推动下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也让我们对青年文化不拘一格创新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力、魅力刮目相看,传统文化与青年文化的“双向奔赴”正迸发着澎湃动力。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2713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第006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