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艺术文化

    融合创新,延伸文旅产业链条

    发布时间: 2023年02月22日 09:40:17    来源: 人民网     浏览:182次

      旅游一业兴,市场百业旺。努力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戴上滑雪镜,调整好脚上的滑雪板,用雪杖向后一撑,只听“唰”的一声,便英姿飒爽地冲向前方。前不久,从广东来贵州过年的李娟,在六盘水开启了一场冰雪之旅。一边享受冰雪运动乐趣,一边领略浪漫雪景,李娟和家人们玩得格外尽兴:“在南方体验北方玩法,新鲜又刺激,这趟没白来。”

      今年春节期间的贵州,不单是六盘水的滑雪场人气火爆。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民族村寨、安顺市的屯堡景区、贵阳市的青岩古镇等地,处处人潮涌动,游客络绎不绝。据统计,春节假期,贵州60家重点监测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99.21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3.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4%、95.4%。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贵州实施优惠政策、推出主题活动,掀起旅游热潮,文化和旅游市场呈现加速恢复态势。

      贵州多山、多瀑、多洞,拥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以及多元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丰富。同时,17个世居少数民族与瑰丽山水相依,一村一寨别具风情,极富民族特色。做大做强旅游业,理应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当前,贵州聚焦旅游产业化,围绕资源、客源、服务等要素,加强景区精深开发和内容拓展,建设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和特色旅游带,进一步擦亮“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相关负责人说:“一手抓流量,一手提质量,持续扩大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影响力。”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要求,贵州正在“练内功”上下功夫。

      旅游一业兴,市场百业旺。推进旅游产业化,还需注重融合创新,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升级的新业态。走进梵净山脚下的土家族古村落,精品民宿区带动餐饮发展、农特产品销售;走进西江千户苗寨,学苗绣、打银饰、做蜡染,非遗体验让游客流连忘返;走进平塘县克度镇,依托“中国天眼”发展起来的“天文小镇”,吸引人们前来感受科技魅力……优化传统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相融合,不断延伸文旅产业链条,有助于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共生、多元融合的文旅产业新格局。

      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乌江寨从“烂尾盘”到“热门区”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此前,这里曾被列为贵州省闲置低效旅游项目,没人来、没钱赚。当地政府经过调研,从北京、浙江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对项目进行了系统改造。如今在乌江寨,岸上舞龙灯、打铁花、办庙会,河中一叶扁舟自在行,古风古韵扑面而来,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引人入胜。市场主体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善于引进专业化市场力量,让其参与经营管理、整合优质资源,有利于增强发展特色,吸引更多游客。今年,贵州将大力开展促进旅游业复苏专项行动,预计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40个左右。通过“投资+运营”“专业力量+特色资源”等方式,文旅产业发展的路子更宽、活力更足。

      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贵州山水田园正在悄然“换装”,以美丽的风光、浓郁的风情和满满的活力,喜迎八方来客。努力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活力、培育经济新增长点,贵州的未来必将值得期待。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2713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第006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