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城市专题

    江苏常州经开区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资源下沉网格 凝聚治理合力

    发布时间: 2023年09月28日 10:37:54    来源: 人民网     浏览:195次

      “虽然只是一些小物品,但我收集起来还挺有成就感。”集齐3张“时间银行”积分卡,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丁堰街道蓝山湖社区居民孙兰芹换取了洗衣液、肥皂等生活用品。“我们把居民参与的志愿服务时长量化存入储值积分卡,积分可兑换相应物品。”丁堰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陈静介绍。

      实施志愿服务积分制,激发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在常州经开区,这样的创新举措还有很多。

      近年来,常州经开区推动党建引领基层网格治理,将党组织从村(社区)下移到一线,建在网格上,实现“一网格一支部”;创设312个网格党群直通站,建立“一网格一阵地”。“以‘一网格一支部一阵地’为基础,把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能释放基层党建的引领力,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常州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王文一说。

      支部建到一线

      破解发展难题

      “我们社区人员结构复杂,新市民、回迁户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的热情不高,管理起来也较为困难。”说起基层治理,蓝山湖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丹坦言,社区人口近4000人,居民诉求多,基层干部往往面临人手不足、经费有限等问题。

      此外,出租房扎堆、来往人员复杂、电动车乱停放,社区存在人、房、车难管控,人工监管有疏漏等问题。

      为突破村(社区)“事多人少”的瓶颈,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2020年起,常州经开区以建强网格党支部为抓手,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四级阵地,切实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100米”。

      “我们把‘一网格一支部一阵地’建设纳入基层党建考核重要内容,确保工作推进有目标、有抓手、有落实,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常州经开区党工委组织部副部长钱如玉介绍。

      建好党群阵地

      盘活闲置资源

      “累了,这里是您的加油站;闲了,这里是您的充电站;空了,这里是您的志愿站……”走进常州经开区潞城街道公园壹号花园社区第七网格党群直通站,墙上的几句暖心话引人注目。

      不到20平方米的直通站,可提供饮水、充电、休息、志愿积分兑换等服务。“扫一扫二维码,可听红色故事;打开书柜,可免费借阅图书;桌椅可供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休息。”公园壹号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潘国联介绍,直通站一旁,还设置了老年大学办学点、24小时开放的阳湖书苑,让居民在闲暇时可以读书学习。

      盘活公共用房、闲置场地等资源,目前常州经开区已建成312个网格党群直通站,将党建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网格党群直通站还纷纷装上“智慧大脑”。

      “实时监控的智能井盖,在水位过高时自动预警;安装智能报警摄像头的消防通道,发现车辆停留,会进行语音播报;装有阻隔器的电梯内,感应到电动车入内便会发出语音警告。”张丹介绍,蓝山湖社区开发智慧社区管理平台,把3个网格党群直通站纳入线上管理,配备摄像头、智能门禁系统和智能井盖,有效预防与应对汛情、火灾、高空抛物等各类突发紧急事件。

      在戚墅堰街道综合指挥中心,智慧社区平台大屏幕上数据不断滚动。大屏幕另一头,连接着街道为80岁以上独居老人安装的200多套智能水表、门磁和烟感设备。“一旦智能设备监测到独居老人用水异常、24小时未出门等情况,平台就会同步推送预警信息。中心值班人员、网格员、民警等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戚墅堰街道办公室副主任王萌睿介绍。

      发动志愿力量

      服务基层群众

      “我住在小区25幢5楼,没有地方充电,只能把电动车推回家。”去年,家住公园壹号花园社区第七网格的何公瑾向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长吴鹏飞反映了自己的困扰。

      吴鹏飞随即联系了第七网格志愿者,商讨解决电动车充电和停放问题。“第七网格有五六名志愿者,我让他们先分头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之后协同物管委、物业制定了初步方案,在25幢楼下的空地设置电动车集中充电及停放点。”吴鹏飞说。

      不久后,何公瑾高兴地发现25幢旁建起一个190平方米的新车棚,还安装了86个充电桩。

      “老李,你家门口的垃圾记得及时扔啊。”一有空闲,退休老党员王榴芳就做起志愿者,帮助社区解决占用楼道、垃圾乱扔等问题。社区里,像王榴芳这样的党员志愿者不在少数。“根据各自特长,大家分别负责理论政策宣讲、矛盾纠纷调解、日常小区巡逻等事务,调动了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凝聚起社区治理合力。”王榴芳说。

      目前,常州经开区已建立起以网格长、楼道长、退休老党员等为主力的党群同心先锋队,总人数达1.5万人。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2713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第006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