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通报了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等4项考古最新进展。
此次发布聚焦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要考古发现和最新科研成果。其中,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新发现的收获包括:一是通过对北村中村南王庙遗址调查发掘,以及瑶山外围太平坞等聚落结构新线索的分析,建立前古城时代良渚遗址群聚落分布的框架认识;二是基于遥感和地信分析,结合考古勘探发掘,揭示良渚水利系统复杂结构,为全面认识良渚水利系统的完整结构提供重要线索,深化了良渚中期阶段聚落结构研究;三是建立了一套基于遥感、地信、水利与考古相结合的古代山塘水坝快速调查分析方法。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项目考古领队王宁远告诉记者,此次公布的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新发现的各项收获,互相存在联系,并为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工作奠定了大的时空框架。
对于主要由生土堆砌的水利系统设施来说,由于蕴藏的遗物或者人工痕迹非常少,采用传统的地面调查或者考古钻探等方式,往往无法发现。因此,在近十年间,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项目考古队摸索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能够快速地寻找到水利系统遗存。
“利用这种新的方法,我们已经在良渚古城周围寻找到了20多条水坝遗迹,并且对部分水坝进行了碳样测年。我们还在绍兴等地,利用同样的方法寻找到了大量水坝遗迹。”王宁远说,这种古代山塘水坝的快速调查分析方法,是一种考古方式的创新,将极大地促进水利考古的发展。
在水坝遗迹的发现基础上,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项目考古队结合此前的考古发现,构建出了良渚先民如何从满天星式地散落居住,一步步聚集起来,形成统一的信仰,最终建立起伟大城邦的过程。
王宁远解释,这次的新发现初步廓清了良渚遗址群经历了利用山前地貌建设散点式聚落,到规划建造水利系统、莫角山和反山,再到构筑带有城墙、外郭的良渚古城等3个发展阶段,反映了良渚人群聚落管理和城市营建理念、信仰体系不断成熟的演进过程,也显示出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我们构建好大的框架后,下一步就要开始探索细节部分。”王宁远说,如现在还存在良渚古城遗址的水利系统是如何运作、古城的各个区域有哪些具体功能等问题需要探究。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则会涉及环境、水文等多个方面,需要多学科人才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