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城市专题

    江苏:新能源车行业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利益

    发布时间: 2022年05月20日 09:36:56    来源: 新华日报     浏览:765次

    5月19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新能源汽车行业不公平格式条款调查报告》。

    江苏省消保委选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作为样本进行调查,调查收集14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47份协议。14家新能源车企协议,一般分为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两部分,协议普遍页数较多。《报告》显示,本次调查共发现10个方面共15项不公平格式条款问题,包括协议交易对象不明,损害消费者知情权;车企单方修改权无限制,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车企免责条款过宽,加重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个人信息使用不当,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保护缺位;链接第三方增值服务,却不提供任何保障;约定管辖只考虑车企,加重消费者维权成本等。

    《报告》显示,协议交易对象不明,损害消费者知情权。多数协议都明确车企名称且为单一主体,但是14家车企中有6家车企为尽量扩大己方权利,将参与服务的关联企业或第三方都写为协议当事人却又不明确列明当事人名称,可能导致消费者不了解协议的交易对象。对此,江苏省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交易对象不明的情况下,消费者知情权无法保障,消费者请求解决问题时可能被推诿,维权时无法确认责任主体。

    《报告》显示,车企协议中,个人信息使用涉嫌过度商业化,有7家车企的协议中规定,这些车企可通过收集到的用户信息来形成用户画像并向用户展示、推送商品或服务等条款。江苏省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明确,个人信息原则上不应出境,如果提供给境外接收方,应当告知境外接收方相关信息,并取得个人单独同意。有4家车企协议中直接含有可能分享到境外的条款。

    此外,《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但《报告》显示,14家企业全部通过单方制定的格式合同确定管辖法院或仲裁,且选择的管辖法院或仲裁均是车企所在地,并非与消费者协商确定,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江苏省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合法合规和健康发展,希望各新能源车企根据上述问题,进行自查自纠,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下一步,江苏省消保委将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对上述企业开展约谈工作,要求各企业限时整改,保障消费公平。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2713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第006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京ICP备:09009872号      京公安备:1101060213000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