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环境生态

    安徽合肥:环湖十大湿地成为城市的绿色标识

    发布时间: 2022年08月19日 09:33:58    来源: 人民网     浏览:833次

    合肥8月18日电 前不久,随着肥东十八联圩湿地三期工程最后一道工序的落地,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投资近60亿元的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

    站在环巢湖大道,远眺湿地,水光潋滟,河汊纵横,水鸟飞翔。在繁华与山水之间,美丽的湿地调剂着城市发展和自然禀赋,成就着合肥最独特的绿色标识。

    俯瞰肥东十八联圩湿地。陈振摄

    俯瞰肥东十八联圩湿地。陈振摄

    “巢湖是合肥最好的名片,对于巢湖而言,环湖湿地是维系其生态环境的‘肾脏’,从过去的鱼塘到如今的湿地,这脱胎换骨的变化,并不容易。”合肥十八联圩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家政说。

    水是湿地的灵魂。

    为了提升水质,合肥率先启动巢湖一级支流十五里河下游河口生态治理工程,净化水质、削减氮磷,并以湖堤外侧及入湖河流湿地修复为重点,实施退养1.5万亩,退耕4.7万亩,退居7005户,恢复修复湿地6.5万亩。

    绿是湿地的本色。

    李家政介绍,合肥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采取生态补水、封育、退耕还湿、植被恢复、保护野生动物、移民搬迁等措施,打造环湖湿地群。十大湿地共种植乔木41万株,灌木335.4万平方米,水生植被906万平方米。

    工作人员正在管理养护湿地。陈振摄

    工作人员正在管理养护湿地。陈振摄

    现在从空中俯瞰,十大湿地串珠成链,犹如一条“绿色项链”,筑起环巢湖水生态、水安全屏障。

    李家政说,十大湿地日均净化水量可达120万吨,建设完成的环湖湿地群正在实现改善水质、蓄水防洪、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主要功能。

    治理是否有成效,要看鸟往哪儿飞,鱼往哪儿游。据调查显示,环湖湿地植物达562种,鸟类达303种,东方白鹳、白琵鹭、红胸秋沙鸭等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选择在这里栖息、繁衍。

    在环巢湖湿地栖息的鸟类。陈振摄

    在环巢湖湿地栖息的鸟类。陈振摄

    今天的巢湖岸边,一派生机盎然。这是“国际湿地城市”合肥的生态面孔,也是合肥市民家门口的诗意。

    美是看得见的生活,看不见的竞争力。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湿地管理处四级主任科员谷勇称,“十四五”期间,合肥立足把巢湖打造成合肥“最好名片”,实施巢湖富民工程,绘就新时代美丽合肥“水墨画卷”。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2713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第006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京ICP备:09009872号      京公安备:1101060213000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