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城市专题

    滁州经开区:种好“工业树” 扩容“产业林”

    发布时间: 2022年10月26日 09:31:44    来源: 人民网     浏览:816次

    从10.89平方公里的“试验田”,到现在区域面积62.53平方公里,16万常住人口的现代化产业新城,需要多久?滁州经开区告诉你,30年!

    从一片荒野农田,到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光伏新能源四大主导产业蓬勃发展,需要多久?滁州经开区告诉你,30年!

    从起步一穷二白,到现在园区内拥有工业企业1700余家,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需要多久?滁州经开区告诉你,30年!

    位于滁州经开区的滁州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滁州经开区供图

    位于滁州经开区的滁州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滁州经开区供图

    翻开园区30年的发展史,最核心的关键词就是产业。

    滁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孝水称,近年来,滁州经开区牢牢扭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大力发展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绿色休闲食品、光伏新能源四大主导产业。

    2018年,在滁州经开区的经济发展历史上注定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年,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单晶硅产品制造商隆基乐叶落户滁州经开区,当年年底产品下线。这是滁州光伏产业招引的第一家龙头企业,也开启了滁州光伏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发展的大幕。

    “目前滁州隆基的产能为20GW,占到集团总产能的40%,成为除总部之外最大的基地。”隆基乐叶滁州基地副总经理陆顺书说,落户滁州是企业在多地比选后的综合考量和最终决定。

    四年来,该企业不仅两次扩大产能,还积极引进上下游及配套企业,打造滁州光伏产业集群。今年1至7月份,滁州经开区光伏规上工业产值总量同比增长138%,真正成为了“从无到有”到“从人到众”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

    如今在滁州经开区走一走,项目成片、产业成链、企业成串、服务成线,随处可见这样的鲜活案例。

    作为农业大市的滁州,农产品资源丰富,但体量不大,产品附加值不高,一直以来停留在初加工阶段。如何把绿色食品资源变成发展动能,滁州经开区开始了探路。

    滁州洽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线。计成军摄

    滁州洽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线。计成军摄

    2009年9月18日盼盼食品的落户,成为了园区食品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突破口,滁州经开区通过 “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的模式,实现了“链式发展”。

    随着盼盼的落户,很快雅客、蜡笔小新、巧妈妈、喜多多、珠穆朗玛、小兄弟等食品企业先后落户园区,同时还吸引银鹭食品、养元六个核桃等大型食品企业落户滁州。

    一个个知名食品企业入驻后,还带动了嘉美印铁、吉源印铁等一批批食品包装配套企业落户,一个逐渐完善的绿色休闲食品产业链在这里形成。

    产业“聚”变成“巨”变。滁州经开区GDP从建区时的0.1亿元到2021年的436.7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从从建区时4594万元到2021年的1042.6亿元;财政收入从建区时的30.1万元到2021年的60.07亿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规上工业总产值破亿元大关的成绩单上,滁州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占比高达87%,产业集聚成群的效应更加凸显。”吴孝水说。

    30年,是一个时间刻度,更是发展的刻度。见证着滁州经开区上下披荆斩棘、驰而不息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奋斗足迹,勾勒出园区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新篇章。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2713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第006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京ICP备:09009872号      京公安备:1101060213000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