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地产专题

    在各地大力推动下 保障性租赁住房筹建正按下快进键

    发布时间: 2023年07月04日 09:25:28    来源: 经济日报     浏览:336次

      保障性租赁住房筹建提速

      保障性租赁住房是保障性住房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住房发展“租购并举”的重要体现。目前,在各地大力推动下,保障性租赁住房筹建正按下快进键。

      针对区内房屋租赁需求大、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运营单位多、分布广等特点,上海市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安居)服务专窗近日在徐汇区揭牌,上海市第一支保障性租赁住房巡查监管队伍也同期成立。在服务专窗,工作、生活在徐汇区的新市民、青年人可在“一对一”指导协助下申请房源、办理入住。巡查监管队伍还将与属地街镇、城管执法等部门协作,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的巡查监管力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项目方经营规范化、服务优质化、房源品质化,提高新市民、青年人的安居品质。据了解,2023年上海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总量预计在6万套(间)左右。

      北京最大的单体保障性租赁住房——首创和园·繁星社区,可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6500套,首批2200余套已于近日进入配租选房阶段。到2023年年底,朝阳区将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5000套(间)。北京市提出,“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将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0万套(间)。

      目前,深圳市正通过稳妥有序推进城中村保障性住房品质化安全改造提升工作,2023年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8.5万套(间),其中保障性租赁住房16万套(间)。

      还有很多城市正按照计划积极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筹集建设。杭州市明确2023年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任务为7万套(间);成都市“十四五”期间计划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万套(间),年均筹集6万套(间)。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郭唐勇表示,重庆市已累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0万套(间),有效促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租房难、租房贵的问题。

      保障性租赁住房既要让新市民、青年人有得住,更要住得起、住得稳、住得好,各地在积极加快筹集建设速度的同时,也在努力提高保障质量。

      深圳市采取“四跟”保障策略——跟着产业园区走、跟着大型机构走、跟着轨道交通走、跟着盘活资源走,努力实现保障性住房高品质、多户型、便捷化、可持续。

      上海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实行全装修,配备必要的基本生活设施,合理配置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设施,适当增加公共活动和共享空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出租人应当以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的租金水平确定租赁价格,向区房屋管理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成都市推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严格按照小户型、低租金的要求,户型以单间或者一居、二居为主,租金定价原则上不得超过市场标准的90%。

      对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中指研究院有关研究人员认为,提高各主体供给积极性,是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建设力度的主要途径。可以通过设立住房租赁发展基金、撬动社会资金、加大住房租赁专项债支持力度等方式妥善解决保障性租赁住房资金来源问题。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认为,除了推动将一些非居住用途的房屋改成长租房外,还可探索将房企持有的低效住宅资源改为长租房。“十四五”期间,全国计划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870万套(间)。如果利用已有住宅资源,利于快速投入使用,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形成长租房有效供给。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2713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第006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京ICP备:09009872号      京公安备:1101060213000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