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环境生态

    上海“鸟类天堂”逐渐向公众揭开面纱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04日 09:08:48    来源: 新华网     浏览:240次

            “看!一只卷羽鹈鹕飞过去了!”刚进入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观鸟爱好者赵天天和队员们就发现了不少难得一见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亲眼看到这些鸟,第一次来保护区的队员们感到很震撼!”

      12月2日,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举办第二届滨海社区观鸟生活节,共计15支公民科学调查队伍进入保护区,调查鸟类种类和每种鸟的数量。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个自然保护区近年来主动揭开神秘面纱,在不影响鸟类的前提下,探索发挥科普教育和环境教育功能。

      市民在保护区内观鸟。 新华社记者王翔 摄

      崇明东滩保护区已成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这里曾经历多年的生态修复,如今作为“鸟类天堂”,相关鸟种和数量的监测数据屡创新高。“举办观鸟生活节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把保护区生态修复的成果转化为优质的生态产品,与公众分享。”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主任钮栋梁说。

      青脚鹬在保护区内一处滩涂上奔跑。新华社记者王翔 摄

      记者现场看到,观鸟生活节同步举办了鸟哨制作、鸟类文化市集、鸟类科普教育基地参观等活动。

      建在湿地里的鸟类科普教育基地则将保护区的精华浓缩在了四个展馆,其中的生命映像馆展出了数百种鸟类、鱼类和底栖动物标本。“基地在今年7月正式开放,以预约形式接待公众,希望以这种直观的科普和展示,帮助公众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基地工作人员吴想名说。

      钮栋梁表示,保护区接下来将探索更大规模的观鸟活动,让更多鸟类爱好者有机会参与。同时,保护区将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区的生境维护工作,并在该区域以外扩大本土物种种植面积、进行微地形改造等,进一步为鸟类提供优质栖息空间,提供更加丰富的食物资源。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2713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第006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京ICP备:09009872号      京公安备:1101060213000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