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环境生态

    安徽合肥:打造巢湖北岸湿地“生态名片”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1日 10:13:41    来源: 人民网     浏览:376次

    合肥8月20日电 水面上大片荷花盛开、水草丰茂,不时有水鸟飞过……夏日的合肥市肥东县十八联圩生态湿地内,一幅优美的自然生态画卷徐徐铺开。

    “十八联圩生态湿地位于巢湖北岸肥东县长临河镇境内,规划总面积27.6平方公里,是全国首个兼具生态湿地功能定位的蓄洪区。” 十八联圩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家政告诉记者,生态湿地蓄洪区简单来说就是洪水来袭时能当蓄洪“大水缸”,保护城市安澜,平常年份里能做生态“净化器”,成为巢湖岸边的生态风景线。

    近年来,通过出水泵站、生态渗滤岛建设,乔灌木和水生植物栽植,健康湿地营造等一系列的保护修复举措,十八联圩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明显丰富,湿地水质净化功能稳定发挥,湿地蓄洪功能日益完善,构建了“百鸟之巢”,打造了“巢湖之肾”,筑牢了“洪水之库”。

    湿地生态的修复,带来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最直观的表现便是珍稀鸟儿频繁现身,东方白鹳、黄胸鹀、青头潜鸭、黑脸琵鹭、白琵鹭、小天鹅等珍稀候鸟纷纷来此栖息。据了解,目前湿地已调查到鸟类190种,新增鸟类127种,其中一级保护鸟类4种,二级保护鸟类48种;调查到植物385种,新增54种;调查到鱼类64种,其中新增鱼类28种。

    同时,湿地还成了南淝河水入巢湖前哨的“哨兵”。目前湿地一、二、三期日均净化南淝河水量约为40万立方米,消减氮磷入湖污染30%以上,湿地净化后出水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有效促进南淝河水质稳定达标。

    “湿地于2018年3月开始分期建设,目前,一、二、三期项目已建设完成,四期生态湿地蓄洪区工程项目在建,有望今年建设完成。”李家政说,2023年,十八联圩湿地修复三期工程获评“中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今年4月,该项目成功入选联合国“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优秀案例,成为“十四五”中国山水工程首个入选项目。

    作为环巢湖湿地群的组成部分,十八联圩生态湿地为保护巢湖、改善其生态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十八联圩的生态保护带来了环境改善。“这是我从小生长的地方,自从十八联圩开始生态保护建设以来,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提升,大家都很乐意参与到各类生态保护活动中。”来自肥东县长临河镇的居民赵桂香说。(记者 赵越 郭昊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2713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第006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京ICP备:09009872号      京公安备:1101060213000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