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城市专题

    上海加强综合治理、源头治理避免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引发火灾

    发布时间: 2024年05月15日 10:02:29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浏览:564次

      上海5月14日电 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因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引发的火灾事故呈高发趋势,给民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记者14日获悉,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决定(下称《修改决定》)。据此,上海将加强对违规充电行为的综合治理,加强对电动自行车“拼加改”的源头治理。

      《修改决定》明确,上海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已建成的住宅小区非机动车停放场所及充电设施建设的投入,统筹安全性和便利性,因地制宜大力推动非机动车停放场所及充电设施建设,更好匹配民众对日常规范充电的需要。

      《修改决定》突出对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的管理要求,在多个条款中引导、规范民众蓄电池携带、放置和充电等行为,着力减少因蓄电池引发的安全隐患。

      为防范违规充电行为造成的火灾风险隐患,《修改决定》细化了在建筑物共用部位、消防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等区域禁止违规停放充电的规定;对私拉电线和插座为电动自行车及其蓄电池充电行为设定了法律责任;增加了禁止在居住建筑的室内区域违规停放充电以及禁止携带电动自行车或者其蓄电池进入电梯轿厢的规定,并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修改决定》明确,非机动车停放设施管理者和物业服务企业、业主自行管理机构等应当劝阻、制止违规充电行为,并按照管理规约或者物业服务合同处理;对不听劝阻、制止的,应当报告执法部门。《修改决定》还对违规停放充电引发火灾可能承担的行政、刑事、民事责任,作出指引性规定;明确检察机关对相关事故、隐患依法探索开展检察公益诉讼工作。

      据悉,对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进行拼装、加装、改装,会增加行驶安全风险和车辆自燃爆燃概率,严重危害驾驶人自身安全和公共安全。为更好从源头上预防和管控电动自行车安全风险,《修改决定》明确对从事拼装、加装、改装非机动车经营性活动或者销售拼装、加装、改装的非机动车的,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据悉,《修改决定》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上海的执法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出台执法指引,指导一线执法人员规范执法,确保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2713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第006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