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记者观察

    畅通要素流动 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迎新进展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24日 09:32:33    来源: 证券日报     浏览:207次

      近日,深圳、梅州、惠州、汕尾、东莞等5个城市住房公积金区域协同发展签约仪式在深圳举行,五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正式签署《推动住房公积金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并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

      5个城市将在多项住房公积金服务事项“省内通办”“区域通办”“跨省通办”“亮码可办”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四项合作,包括推进住房公积金异地无差别服务、推进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互认互通等。

      “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的基本逻辑是适应目前人口流动的新形势,打通各城市间要素流动的阻碍。”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释放了在本地缴纳住房公积金、希望在异地置业购房者的购买力,减少其使用住房公积金过程中的障碍,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动力。

      今年以来,推动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加快区域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在各地持续推进。

      例如,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推进川渝公共服务一体化深化便捷生活行动事项(2024年版)》提出,“推进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推进住房公积金互认互提”。

      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5月份发布的《关于调整南京市住房公积金南京都市圈购房还贷提取政策的通知》明确,南京市缴存职工在南京都市圈其他城市购买自住住房,可以参照在南京本市购房情况办理住房公积金购房提取和还贷提取,不受缴存职工工作地和户籍地的限制。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住房公积金的异地互认能够更好满足购房者跨城住房消费需求,体现了住房公积金资源互通的导向。

      严跃进认为,未来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将以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结合的方式,在区域内推进。

      李宇嘉表示,在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方面,各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方面,各个城市之间要做好住房公积金系统、数据的对接,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腿;另一方面,各地也要做好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的对接,确保办理手续的流程顺畅。

      除推动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外,各地也从贷款最高额度、首付比例、贷款年限等角度入手,持续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今年以来,全国陆续发布住房公积金优化政策约400条,优化方向主要为降低首套、二套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优化公积金贷款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等。

      “接下来住房公积金政策还可以从支持商贷转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灵活就业人员缴存等方面开展优化。”李宇嘉表示。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2713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第006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