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记者观察

    赋能“流动中国”!10项移民管理创新举措发布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04日 10:21:23    来源: 新华网     浏览:138次

      “刷脸”秒过闸、换证“指尖办”、探亲“全国通”……国家移民管理局11月3日发布公告,决定实施支持扩大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10项创新举措。

      从跨境出行到口岸通关,从人才流动到要素互通,新举措条条干货为“流动中国”注入新动能。

      “快”与“便”:新举措的民生温度——

      “全程不到20秒,尽显便捷高效!”10月31日,横琴口岸,智能快捷通道压力测试现场,通关效率让参试者连连赞叹。

      11月5日起,上海虹桥、厦门高崎等12个口岸将应用“刷脸”智能通关,符合条件的内地、港澳、台湾居民经同意采集信息用于出入境边防检查核验后,均可使用智能通道快速通行。

      便利不止于此。内地居民换发补发出境证件“全程网办”试点城市新增30个,总数达50个。指尖轻点,证件到家,群众“少跑腿”成为新常态。太原是新一批试点城市之一,市民车姝含十分期待即将上线的办证新体验:“以前换发证件要专门请假跑服务大厅,现在在家就能办妥。这不仅是技术赋能的结果,更是政府部门服务理念的提升。”

      扩大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实施范围,在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全域,以及全国所有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的符合条件人才,今后可办理1至5年多次港澳人才签注,每次停留不超过30天。这意味着,这些人才跨境往来将告别“频繁续签”的烦恼。

      “通”与“融”:开放中的发展动能——

      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这里的科研人员可申办3年多次有效港澳人才签注,新兴、初创企业首年度免纳税额办理往来港澳商务备案,皇岗、福田口岸还设置合作区专用通道。

      “这些举措直指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的堵点,让人才、物资、技术更自由穿梭,助力合作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试验田’。”深圳量子精密测量研究所所长刘骏秋说。

      24小时直接过境免办查验手续口岸再扩容。天津滨海、昆明长水、南京禄口等10个机场新增为24小时直接过境免办出入境边防检查查验手续口岸。

      南京空港口岸专门研发配备了直接过境旅客信息采集系统,“确保以最优的服务、最好的条件落地落实便利政策。”江苏边检总站边防检查处处长陈祥云说。

      240小时过境免签口岸再增加。新增广东省5个毗邻港澳口岸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入境口岸,适用240小时过境免签的入境口岸总数由60个增加至65个,吸引更多国际客商“游中国”。

      “亲”与“情”:往来间的融合画卷——

      大陆居民赴台探亲实现“全国通办”,打破户籍限制;持港澳探亲签注的内地居民,还可在港澳就地续办,省去折返奔波……“说走就走”的探亲之旅更加顺畅。

      对台胞而言,可签发一次有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口岸增至100个的消息令人振奋。“这是两岸民间交流的大利好。”在北京静理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台胞律师沈杰感慨,“落地办证口岸的增加,十分便利首次到访大陆或渴望来大陆旅游的台胞。”

      小小的“外国人入境卡”,也迎来数字化变革,“China Travel”更便捷了。11月20日起,通过“移民局12367”App和微信(支付宝)小程序、手机端扫入境卡填报码等渠道,外国友人可提前完成信息填报,感受数字中国的开放效率。

      创新举措“组合拳”,不仅是通关便利的升级,更是中国坚定敞开大门、深度融入世界的生动实践。国家移民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10项措施是国家移民管理局支持扩大开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举措。下一步,将继续深化移民管理服务改革创新,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大力量。

      往来便捷再提速,创新活力更奔涌,“流动中国”的壮丽画卷正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记者 任沁沁、熊丰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2713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第006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京ICP备:09009872号      京公安备:11010602130007
    Top